解放战争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二次國共內戰,又稱第二次中國內戰,是1940年代後期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为争夺中國统治权而爆发的内战,主要階段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此一内战直接導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及兩岸分治的現狀,大幅改變中國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地區限縮至臺澎金馬地區和部分南海诸岛,由此展開當代海峽兩岸關係,形成「兩岸問題」。 1920年代後期国民革命军北伐之際,中共与国民党曾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征讨北京政府,然其間两党合作破裂並爆发内战,是为第一次国共内战。1937年,因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停止剿共,雙方结束内战,并开启第二次国共合作。然而,中国抗日战争結束前後,國共衝突一直持續。(维基百科:解放战争)
中国数字时代
- 共识网 | 颜昌海:三年内战,是解放战争还是卫国战争?
- 爱思想|舒云:林彪与东北解放战争
- 苏联在国共内战中的作用
- 党史 有些就是不能对老百姓讲
- 谷歌搜索:更多 CDT【解放战争】相关文章
- CDT 网站:【解放战争】相关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