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0, 2025
个人工具
登录
视图
查看“网络身份证”的源代码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
网络身份证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文件:网络身份证1.jpg|350px|缩略图|右|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在应用商店的截图。]] [[文件:网络身份证2.jpg|350px|缩略图|右|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截图]] 或称“网证”、“网号”,是2024年开始在中国施行的一种网络实名制政策。据2024年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公布的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核心内容是“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网民在申领了网号(网证)之后,会得到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它可以向需要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而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官方称此举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实名制为由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该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遭到部分网民反对,但相关讨论立即遭到删除。有网民称之为“网络良民证”<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9782.html 【网络民议】“网络实名制”的更高级形态?网络良民证?]</ref>,也有网民引用人大代表[[申纪兰]]在2012年广受诟病的一段发言评价网证制度: <blockquote> 这个网,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blockquote> ==强推《征求意见稿》== 7月29日,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发文质疑网证,回应《征求意见稿》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称“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但该微博随后遭到删除: <blockquote> 形象地说,网号与网证制度就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码|健康宝]],治理思路上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将通过健康宝的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了。网号制度就相当于给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安装一个监视器,所有网上的痕迹(包括浏览痕迹)都可一网打尽打尽地轻易加以收集。网证制度则意味着,上网或使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将在实质上成为一种需要经过许可才能享有的特权,如果相关部门不提供认证服务,个人就难以享有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发言、评论与其他服务。<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51.html 【404文库】劳东燕|“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ref></blockquote> 此后,又有多篇公开讨论遭删除<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52.html 【CDT周报】第181期:我担心哪天我的上网证被吊销了]</ref>,微博将#网号网证要来了 #网络身份证要来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国家拟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网证 #微信淘宝小红书等试点网络身份证 #推行网证是互联网走向规范重要标志 #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部分app试点网络身份证自愿申领 等官媒发起的话题批量封禁,而V用户发出的相关微博遭关闭评论区<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ref>。 7月31日,有媒体注意到即便“网证制度”仍处于征求意见期,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认证版)”已经在多个应用商店出现,并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而此app的最初版本的上传日期是2023年6月27日,远远早于2024年7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99.html 【敏感词库】网号网证要来了、网络身份证要来了]</ref> ==能否保护[[隐私权|隐私]]?== [[官媒]]强调网证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网络实名制|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ref>[https://news.cctv.com/2024/08/03/ARTI1qZmVcMexWvMfBC1P6IN240803.shtml 遏制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网络身份证”来了 央视网|遏制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网络身份证”来了]</ref>,但专家及网民纷纷提出反对意见。 8月1日,[[南方都市报]]一篇文章遭遇[[404]],或因[[平衡报道]]而列举了质疑的意见: <blockquote> 南都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声明显示,认证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这一效果能实现吗? 北京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教授赵宏认为,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而采取核发网号、网证新措施的默认前提是,由国家统一收集信息并进行身份核验,一定比互联网平台更安全。但事实是,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都会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是通过信息对个人进行数据操控和数据监控的风险。 “如果只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就认为由国家统一收集和核查就一定比私人企业更安全更可靠,可能并无法证立。”赵宏说。 沈岿也认为,该认证服务可能给个人隐私权和个人自主权带来极大风险。原本用户作为隐私被“零碎暴露”于多中心、商业化平台的网络存在,在网号、网证普及后,可能非常容易地在一个集中统一平台成为“完整裸露”的网络存在。 除了隐私安全担忧,网证网号制度带来的争议还有对“上网自由”的影响。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网号的推行,可能使个人在网络上的所有痕迹(包括浏览的痕迹)被“一网打尽”地轻易收集,就相当于给每个人上网时安装一个监视跟踪器。一旦有关部门不允许个人使用相应的认证服务,个人使用网络的权利便会受到限制甚至剥夺,丧失包括在网上发言、评论与获知[[信息自由|信息等自由]]。<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29.html 【404文库】南方都市报|网证网号来了?两部门新规征求意见引争论,试点APP已上线]</ref></blockquote> 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相比保护隐私防止电信诈骗,网证更多是让人“闭嘴”,文章随后被删: <blockquote> 这个《办法》相当于给每个人办理一个“网号”“网证”,当然是拿着身份证去办理了,办完之后你想上网就得凭这个东西来。 根据《办法》所提,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各个平台用实名制的理由,去获得公民更多的信息,起到一个数据保护和防诈骗的作用。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减少各平台用实名制理由获取公众信息”没太大意义,因为以“保护[[公民权利|公民权益]]”为出发点推出的网络实名制已经实行12年了,该收集的信息,那些网站早就收集够了,我今天就接到了不少于3个推销电话。 相反,这个网号和网证一搞,对个人在网络上的发言又是进一步管控,“[[举报]]”、“曝光”类内容将减少不说,通过网号与网证让一个人闭嘴,比起之前通过平台来操作,要更加简单。<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154.html 【404文库】剑客写字的地方|“网号”“网证”来了,一点个人看法]</ref></blockquote> 在另一篇404文章里,作者[[阿喀琉斯与龟]]表达了对“网证被吊销该怎么办”的担忧: <blockquote> 这大概也是引发公众担忧的主要原因,要是我的网证被吊销了怎么办?是不是以后就上不了网了?或者,会不会跟驾照一样,出个扣分制,发表一次不当言论,扣多少分,罚多少钞票。一年扣满多少分就得重新考证,从科目一到科目四?又或者,有没有可能以后上网要跟上网吧一样,按小时计费?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小猜测,因为这东西想象的空间确实太大。按官方的说法,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这个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确实只为信息安全,我觉得单单网号就够了,替代身份证使用,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我也举双手赞成。 但是这个网证,跟隐私沾边吗?话说回来,当年网络实名制也是打着保护网民信息安全的名号,可后来电信诈骗不还是愈演愈烈?<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200.html 【404文库】阿喀琉斯与龟|我担心哪天我的上网证被吊销了]</ref></blockquote>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仝宗锦]]则对网证制度进行了全面质疑,称之为网络时代的“[[编户齐民]]”,与身份证制度重复,并且有包括加剧隐私泄露、来华外国人使用不便影响对外开放、有使用门槛影响网络平等等诸多问题。<ref>[https://mp.weixin.qq.com/s/MrNIP2rE2QqwphEh98zIIA 仝宗锦|关于网号网证有关办法的一些学习体会]</ref> === 中国数字时代 === <!-- ######################################################################################## 请手动填入1-5篇文章 如下: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44966.html 编程随想 | 美国选举制度为啥是这样设计的]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填入相应标签名 CDT 中与本词条相关的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中国数字空间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网络实名制| count=20}}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div> === 参考资料 === <references /> [[分类:老大哥馆]] __NOTOC__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Extension DPL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网络身份证
。
CDS English
Grass-Mud Horse Lexicon
Citizen Bios
China's Global Influence
COVID-19
Longform Translation
CDS总目
目录
真理馆
话语馆
人物馆
老大哥馆
公民馆
六四馆
香港馆
时间馆
CDS专页
白纸运动
编程随想
彭载舟
小红书审查百科
审查员交班日志
中国哭墙
米兔在中国
新冠病毒事件
方方日记
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刘晓波病逝
CDS最新1000词条
CDT经典
404博物馆
真理部指令
敏感词库
五毛解密
墙与翻墙
草泥马语
麻辣总局
网语集锦
《无权者的权力》
《零八宪章》
《编译局故事》
《大明英烈传》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历史的先声》
Connect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