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圆形监狱”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1行: 第11行:
 
[[File:大规模监控全景监狱.jpeg|thumb|280px|right|监控微信群组]]
 
[[File:大规模监控全景监狱.jpeg|thumb|280px|right|监控微信群组]]
 
[[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1975年的作品《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中提到了“[[全景监狱]]”(通常被称为“圆形监狱”或“潘奥普提孔”的设计)。这是一个监狱设计概念,源于18世纪末英国社会理论家和法官杰瑞米·本瑟姆(Jeremy Bentham)的构想。
 
[[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1975年的作品《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中提到了“[[全景监狱]]”(通常被称为“圆形监狱”或“潘奥普提孔”的设计)。这是一个监狱设计概念,源于18世纪末英国社会理论家和法官杰瑞米·本瑟姆(Jeremy Bentham)的构想。
 +
 +
参见 [[数字威权主义]]、[[大规模监控]]、[[网格化管理]]
  
 
全景监狱的设计基于一个中央观察塔,从中可以看到围绕塔的所有囚犯。这种设计的关键在于,囚犯不能看到守卫是否在观察他们,但他们知道自己可能随时被观察。因此,每一个囚犯都会表现得好像他们时刻都被监视一样。这导致囚犯自我规训,从而减少了监狱中实际监视的需求。
 
全景监狱的设计基于一个中央观察塔,从中可以看到围绕塔的所有囚犯。这种设计的关键在于,囚犯不能看到守卫是否在观察他们,但他们知道自己可能随时被观察。因此,每一个囚犯都会表现得好像他们时刻都被监视一样。这导致囚犯自我规训,从而减少了监狱中实际监视的需求。

2024年10月7日 (一) 17:59的版本

监控微信群组

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1975年的作品《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中提到了“全景监狱”(通常被称为“圆形监狱”或“潘奥普提孔”的设计)。这是一个监狱设计概念,源于18世纪末英国社会理论家和法官杰瑞米·本瑟姆(Jeremy Bentham)的构想。

参见 数字威权主义大规模监控网格化管理

全景监狱的设计基于一个中央观察塔,从中可以看到围绕塔的所有囚犯。这种设计的关键在于,囚犯不能看到守卫是否在观察他们,但他们知道自己可能随时被观察。因此,每一个囚犯都会表现得好像他们时刻都被监视一样。这导致囚犯自我规训,从而减少了监狱中实际监视的需求。

傅柯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哲学和社会学的扩展。他认为全景监狱是现代社会规训和权力机制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是监狱,许多其他机构(如学校、医院、工厂等)也在无意中使用类似的机制来规训和监控个体。这种无所不在的监视和规训机制使个体自我监控,从而成为社会规训的工具。

对傅柯来说,“规训”不仅仅是一种惩罚机制,而是一种生产有效、有用和遵守社会规范的个体的技术。因此,全景监狱是对现代社会权力和知识关系的深入思考,显示了权力如何以微观和日常的方式来影响和塑造我们的行为和身份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圆形监狱

圆形监狱(英語:panopticon),又称环形监狱、全景监狱,是监狱等公共设施的一种建筑模型以及一种管控体系,由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于1785年提出。该词汇源于希腊语“panoptes”,意思是全知(all seeing)。 该建筑由一个圆形大厅组成,中央设有百叶窗检查室。这种设计的好處是只需一名警卫便能够监视楼内的所有入住者(如囚犯、住院病人、被收容者等),而入住者则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受到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