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美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8行: | 第8行: | ||
--> | --> |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7317.html 经济观察|又见干涉商户招牌:“无为的手”能否少折腾]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8099.html 意轩书屋 | 法西斯美学的诱惑——崇高感、归属感、自豪感]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8099.html 意轩书屋 | 法西斯美学的诱惑——崇高感、归属感、自豪感]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2025年4月13日 (日) 09:57的版本
法西斯美学是一种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法西斯专政下某种文艺作品的美学风格的统称,该概念来自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的一句名言:“所谓法西斯主义,首先是一种美。”故而得名。有人称之为“法西斯的美学”和“美学的法西斯主义”,其侧重点不同,前者指在法西斯主义专政下诞生的迎合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文艺美学风格,后者泛指历史上文艺作品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呈现出的与法西斯主义时期的文艺美学相近似的美学风格,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