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Text replacement - "== [{PERMALINK} {TITLE}] ==" to " ")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11行: | 第11行: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7227.html 无逸说 | 历史如何让亲美变成仇美]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94869.html 编程随想 | 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86260.html 第四维时空 | 米兰·昆德拉:人与政权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23076.html 被政治强奸的历史]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 |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 | <!-- |
2024年11月5日 (二) 04:50的最新版本
雅尔塔会议(英語:Yalta Conference;俄语: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羅馬化:Yaltinskaya konferentsiya),又稱克里米亞會議(英語:Crimea Conference),會議代号阿尔戈(英語:Argonaut)。会议的结果之一《雅尔塔协定》(英語:Yalta Accordance;俄语:Ялтин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羅馬化:Yaltinskoye soglasheniye),又称《雅爾達密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領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南部城市雅尔塔里瓦幾亞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國首脑会议,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维基百科雅尔塔会议)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无逸说 | 历史如何让亲美变成仇美
- 编程随想 | 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
- 第四维时空 | 米兰·昆德拉:人与政权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 被政治强奸的历史
- 谷歌搜索:更多 CDT【雅尔塔会议】相关文章
- CDT 网站:【雅尔塔会议】相关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