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卜琴父以美丽”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中国数字空间) |
|||
第14行: | 第14行: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 | {{ #dpl: linksto = | + | {{ #dpl: linksto = 林昭|count=30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2025年3月13日 (四) 22:13的版本
卜琴父原名卜莘云,湖南醴陵人,一九三一年生于农村,父亲早逝,有一姐一弟。据其弟称,卜性格刚烈,有正义感,少时已有“小钢炮”之称,日军入村时曾挡在敌人军刀前舍身救母,使日军感动得下不了手。十八岁时曾在国民党文工团的演剧队工作过两个月,后转投中共贺龙的部队,辗转成为昆明军区文工团的话剧团演员。
卜琴父在演技歌唱各方面都表现出色,唯因身形娇小,无法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但她依然敬业乐业,认真做好每个角色,又乐于助人,多次被文工团评为“三好团员”,曾与她共事的人都对她赞口不绝。现年八十岁的白桦在五十年代曾在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他形容卜琴父为人单纯正直,正因如此,才不知避险而犯险惹祸。
“文革”爆发后,卜琴父于一九六六年九月被捕,不久送入精神病院,昆明军区直属军事法院在六八年以“反革命”罪,判处卜琴父有期徒刑十五年,开除军籍,投入当地监狱。据悉因卜对“文革”十分反感,公然写大字报指责中央政策失误,反对打倒国家主席刘少奇、反对改组北京市委,为吴、杨献珍和周扬鸣不平,又指姚文元是自动跳出来的反面教员,她还到话剧团专门张贴大字报的大礼堂,动手撕毁“革命群众”的“革命大字报”,甚至扬言要把大字报房烧毁。
同期因反革命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昆明军区文工团女团员还有当时团中的名演员钟耀美和赵彦,二人饱受折磨,最终熬过“文革”的黑暗岁月。现时她们已年近九十,虽然往事不堪回首,仍勇敢地面对王云龙的镜头,痛陈当时精神病院和监狱内的种种不人道惨况,包括脱光女犯人的衣服来羞辱她们、吊在树上毒打、强迫犯人吞下令人神志不清的药物、只供应报纸给女犯人当卫生巾使用。
导演王云龙花了近十年时间制作出纪录片《还卜琴父以美丽》。他走访了众多知情人士,曾遭遇到不少拒绝和回避,甚至质疑,一度心灰意冷。但曾与卜琴父一起工作过的著名作家白桦接受他访问时喊出:“还中国以真实,还卜琴父以美丽”,使王云龙深受鼓舞,决心为历史留下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