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革命”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为“分类”)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get_web_data: | ||
+ |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FULLPAGENAME}} | ||
+ | |format=JSON | ||
+ | |data=extract=extract}} | ||
+ | {{#external_value:extract }}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 | |||
+ | <!-- | ||
+ | ####################################################################################### | ||
+ | 1.简介 | ||
+ | 图片引用代码:[[File:文件名称.jpg|thumb|300px|right|描述]] | ||
+ | 引用文本代码:<ref>[URL 文章名]</ref> | ||
+ | 引用视频代码:<embedvideo service="youtube">URL</embedvideo> | ||
+ | 词汇分列排版代码:<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
+ | </div> | ||
+ | ######################################################################################## | ||
+ | --> | ||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
+ | <!-- | ||
+ | ######################################################################################## | ||
+ | 请手动填入1-5篇文章 如下: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44966.html 编程随想 | 美国选举制度为啥是这样设计的] | ||
+ | ######################################################################################## | ||
+ |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330645.html 爱思想 | 邵玮楠:动荡之源:新疆三区革命的国际背景]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174793.html 秦晖 | 中国历史的延续与断裂(下)]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26500.html Co-China周刊 | 刘晓原:中国国家形态转型的边疆之维]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8234.html qf4palestine|从巴勒斯坦到“新疆”:强迫劳动和资本统治]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
+ | |||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 | {{ #dpl: linksto = 新疆 | count = 30 }}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 | </div> | ||
+ | <!-- | ||
+ | ######################################################################################## | ||
+ | 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 ||
+ | 请注意如果维基百科的页面被redirect, 则代码失效。这时需要把代码中的{{FULLPAGENAME}}手动替换成相应维基百科页面URL中页面名字(有时可能是繁体字) | ||
+ | ######################################################################################## | ||
+ | --> | ||
+ | |||
+ | [[分类: 敏感词]] | ||
[[分类: 网易坏词]] | [[分类: 网易坏词]] |
2025年4月18日 (五) 13:22的最新版本
三区革命,或作三區暴動、伊寧事件、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事變,是中华民国新疆省北部的伊犁、塔城、阿山三个地区在苏联政府直接策动下,於1944年发生的起事,持续到1949年。 有認為“三区革命”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1944年伊宁事变爆发为开始标志,由苏联并直接插手,形成了苏联领导的、由泛突厥主义者、泛伊斯兰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组成的反国民政府的“大杂烩”,领导权控制在伊斯兰教上层人士手中,还成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中期通过1945年至1946年与国民政府和谈,在1946年成立了由“三区”方面、新疆“七区”(国民政府统治区)、国民政府这三个方面人士联合组成的新疆省联合政府,“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则被解散,改组为伊犁专区参议会,同时,1946年,主张新疆留在中国版图的共产主义者掌握了领导权,取代了原先掌权、主张疆独的伊斯兰教宗教上层人士和泛突厥主义者;苏联也对“三区”方面停止公开支持,后来又撤走了在“三区”的大批苏联人员。 (维基百科:三区革命)
中国数字时代
- 爱思想 | 邵玮楠:动荡之源:新疆三区革命的国际背景
- 秦晖 | 中国历史的延续与断裂(下)
- Co-China周刊 | 刘晓原:中国国家形态转型的边疆之维
- qf4palestine|从巴勒斯坦到“新疆”:强迫劳动和资本统治
- CDT搜索:更多和【三区革命】相关文章
- 谷歌搜索:更多 CDT【三区革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