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21行: | 第21行: | ||
据 Vice中国 报道,一位现居德国的中国籍程序员在微博上称,他已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将色情网站上所采集的图片和视频数据,与 [[Facebook]]、ins、[[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数据交叉对比,成功识别出10万多名疑似拍摄过成人电影或从事过[[性工作者|色情业]]的女性。他自称此举是为了帮助同行们避免成为前色情业从业者的所谓“接盘侠”。“接盘侠”是一条表面上嘲讽与前性工作者/成人片演员结婚的男性,实为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而该程序员所开发的无名软件被网民称为“原谅宝”,“原谅”梗来源于一条同样基于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上。<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11455.html 【立此存照】用大数据识别“小姐姐”?“原谅宝”引发的厌女争议]</ref> | 据 Vice中国 报道,一位现居德国的中国籍程序员在微博上称,他已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将色情网站上所采集的图片和视频数据,与 [[Facebook]]、ins、[[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数据交叉对比,成功识别出10万多名疑似拍摄过成人电影或从事过[[性工作者|色情业]]的女性。他自称此举是为了帮助同行们避免成为前色情业从业者的所谓“接盘侠”。“接盘侠”是一条表面上嘲讽与前性工作者/成人片演员结婚的男性,实为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而该程序员所开发的无名软件被网民称为“原谅宝”,“原谅”梗来源于一条同样基于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上。<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11455.html 【立此存照】用大数据识别“小姐姐”?“原谅宝”引发的厌女争议]</ref> | ||
− | [[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发表了一篇题为[https://www.sohu.com/a/126472033_419351 《新中国坚守到今天的这块阵地,有人要腐蚀夺走了!》]的文章,认为网上有一些别有企图的声音在抢占[[女权主义|女权]]话语权,对此主流媒体不能坐视不理,“因为如果我们选择沉默,我们就是在把中国‘女权’问题的【[[话语权]] | + | [[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发表了一篇题为[https://www.sohu.com/a/126472033_419351 《新中国坚守到今天的这块阵地,有人要腐蚀夺走了!》]的文章,认为网上有一些别有企图的声音在抢占[[女权主义|女权]]话语权,对此主流媒体不能坐视不理,“因为如果我们选择沉默,我们就是在把中国‘女权’问题的【[[话语权]]】,拱手交给那些激进的声音,以及那些想利用这些声音的不良势力”。这是中国官方打压女权,对女性主义污名化的操作之一。<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12177.html 女泉 | 从“田园女权”到“微博女权”,如何看懂最新一波的污名来袭?]</ref> |
=== 中国数字时代=== | === 中国数字时代=== | ||
第37行: | 第37行: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div> | </div> | ||
+ | |||
+ | === 参考资料 === | ||
+ | <references /> | ||
<!--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女性贬抑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女性贬抑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
第46行: | 第49行: | ||
{{#external_value:extract }}</blockquote> | {{#external_value:extract }}</blockquote> | ||
− | + | ||
− | |||
2025年2月24日 (一) 18:55的最新版本
女性貶抑(misogyny)也稱厭女。是一種對女性或女孩的仇恨、蔑視或偏見。它是一種性別歧視的表現,通常導致女性在社會地位上低於男性,從而維持父權制的社會結構。厭女症在歷史上普遍存在,影響了藝術、文學、社會結構、歷史事件、神話、哲學和宗教等各個領域。(维基百科:厌女)
“厌女”是一个污名化的词汇,用来描述一种对女性的歧视、偏见和不公平对待的态度,强调了对女性的深度不满和憎恶。这种态度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问题,表现为对女性的轻视、贬低、歧视、暴力,以及对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和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的剥夺,与对其性别角色和性别表现的限制。
“厌女”通常源于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表现在各种形式中,包括但不限于:
- 性别歧视:对女性的工资不公平、晋升机会受限、职业选择受到限制等形式的性别歧视。
-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固有和负面刻板印象的强调,如认为女性应该只扮演特定的角色或具备特定的特征。
- 社会限制:对女性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限制,包括不允许女性担任领导职务或参与决策。
- 媒体和文化的性别偏见:媒体和文化作品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性别刻画的强调。
据 Vice中国 报道,一位现居德国的中国籍程序员在微博上称,他已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将色情网站上所采集的图片和视频数据,与 Facebook、ins、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数据交叉对比,成功识别出10万多名疑似拍摄过成人电影或从事过色情业的女性。他自称此举是为了帮助同行们避免成为前色情业从业者的所谓“接盘侠”。“接盘侠”是一条表面上嘲讽与前性工作者/成人片演员结婚的男性,实为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而该程序员所开发的无名软件被网民称为“原谅宝”,“原谅”梗来源于一条同样基于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上。[1]
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发表了一篇题为《新中国坚守到今天的这块阵地,有人要腐蚀夺走了!》的文章,认为网上有一些别有企图的声音在抢占女权话语权,对此主流媒体不能坐视不理,“因为如果我们选择沉默,我们就是在把中国‘女权’问题的【话语权】,拱手交给那些激进的声音,以及那些想利用这些声音的不良势力”。这是中国官方打压女权,对女性主义污名化的操作之一。[2]
中国数字时代
- 维舟|女性为什么也反对女权?
- 维舟|为什么女性主义可以带来一个更好的社会?
- 我要WhatYouNeed|一个女性主义者在妇女节的失望和希望
- 刀在这|男性可以为女权主义做到的几件事(中特版)
- 更多【女权主义】相关文章
- 【女权主义】相关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