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草泥马”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6行: 第16行:
 
当时一首非常流行的《[[草泥马之歌]](童声版)》赋予了这个梗更多的政治批判色彩,它如此唱到“他们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其中敌人“[[河蟹]]”即“和谐”的谐音,将“河蟹”们赶出“草泥马戈壁”,其积极反抗意义不言而喻,有网民还宣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草泥马”。
 
当时一首非常流行的《[[草泥马之歌]](童声版)》赋予了这个梗更多的政治批判色彩,它如此唱到“他们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其中敌人“[[河蟹]]”即“和谐”的谐音,将“河蟹”们赶出“草泥马戈壁”,其积极反抗意义不言而喻,有网民还宣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草泥马”。
  
[[File:草泥马之歌.mp4|thumb|500px|center|xxxxx]]  
+
[[File:草泥马之歌.mp4|thumb|500px|center|童声版:草泥马之歌]]  
  
 
有评论认为在“草泥马”出现之前,网民绕过敏感词的方式大都是拆字、拼音等,而主动使用并创造新[[敏感词]],称得上一种转守为攻,突破了传统的网络抵抗方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共鸣。这种颠覆性极强的新型语言为后来绵延不断的敏感词运动“[[指明方向|指明了方向]]”。
 
有评论认为在“草泥马”出现之前,网民绕过敏感词的方式大都是拆字、拼音等,而主动使用并创造新[[敏感词]],称得上一种转守为攻,突破了传统的网络抵抗方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共鸣。这种颠覆性极强的新型语言为后来绵延不断的敏感词运动“[[指明方向|指明了方向]]”。

2024年3月18日 (一) 07:22的版本

cǎonímǎ | Grass-mud horse

草泥马.png
草泥马-1.png

“草泥马”,是脏话“操你妈”的谐音,是中文互联网上一个著名的反审查梗。该词形成于2009年初的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中,之后在网络聊天室、论坛、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从玩世不恭的恶意调侃开始,最终进化成了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符号。

从2009年开始,中国多部门发起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大量网站因为“违法违规”而被叫停或整顿,其中也包括一些“涉政”而非“涉黄”的内容,如豆瓣网的“炎黄春秋”小组、“悼念张志新”小组、“冉云飞”小组等。

有网民不满当局对所谓低俗内容的屏蔽影响到了公众的言论自由,开始使用“草泥马”等谐音字以绕过审查,并逐渐创作出了以“草泥马”为首的“十大神兽”,这些并不存在的动物大都是一些不雅称呼的变体,其中的四个还被后来官方列入了“不文明用语”。

其后,“草泥马”的形象被网民共同确定为南美羊驼,这种长相有些淳朴有些忧郁有些呆萌的动物给人一种看似无害的温顺印象,但它在生气时候会向目标大吐口水,这也非常像网民对专制者的言论反击。

草泥马-2.png

在“草泥马”梗传播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恶搞图片出现,甚至还有人为之创作了一个合体新字。

当时一首非常流行的《草泥马之歌(童声版)》赋予了这个梗更多的政治批判色彩,它如此唱到“他们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其中敌人“河蟹”即“和谐”的谐音,将“河蟹”们赶出“草泥马戈壁”,其积极反抗意义不言而喻,有网民还宣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草泥马”。

有评论认为在“草泥马”出现之前,网民绕过敏感词的方式大都是拆字、拼音等,而主动使用并创造新敏感词,称得上一种转守为攻,突破了传统的网络抵抗方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共鸣。这种颠覆性极强的新型语言为后来绵延不断的敏感词运动“指明了方向”。

草泥马-3.png
草泥马-4.png
草泥马-5.png
草泥马-6.png

中国知名异议艺术家艾未未也推动了“草泥马文化”,2009年7月艾未未拍摄了一组全裸照片,他手持一只绒玩具“草泥马”,将它挡在自己身体最关键部位并上高高跳起,这张行为艺术照被不少网民调侃为“草泥马挡中央(操你妈党中央)”。之后,艾未未多次将“草泥马”元素加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线下行动。例如MV《草泥马STYLE》、纪录片《道歉你妹》(台湾译作《艾未未:草泥马》)以及“河蟹盛宴” 。

尽管面临着当局的严厉打压与封锁,但当时还是有许多异议网民选择以”草泥马”为自我标识,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公民抵抗文化的坚持和认同。“草泥马运动”因此展现出向线下发展的趋势,具体的行动形式包括“同城饭醉”、“围观声援”、“街头举牌”等。2012年7月1日,有网民号召将“七一建党节”这天定为“草泥马节”,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国政治空气更加肃杀,“马勒戈壁”更加荒凉,“草泥马”的生存环境严重恶化,濒临绝种。在墙内平台上已少有网民用“草泥马话语”表达政治抗议,因此“草泥马”一词的政治寓意开始淡化,逐步回到了原始的国骂本身。但“草泥马”曾象征的抵抗文化并没有消失,它仍在党国高压审查下不断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中国数字时代于2010年启动【草泥马语】项目,持续收集相关的“抵抗话语”,其中为网民所熟知的“厉害国”、“不能不明白”、“祈翠”等均列于其中。2022年11月,在“草泥马”梗诞生14年后,有一名女子带着三只羊驼来到上海乌鲁木齐路,表达对当局镇压白纸运动的抗议,这个画面也让不少人感慨“草泥马从未消失”。

不过近年来,随着时代变化,也有人认为“草泥马”的原话贬低女性,带有明显的父权文化特性。

学者郭于华曾将“草泥马”总结为一种“弱者的武器”,使用者不是强势者,也不掌握“公开的文本”,由于自由表达渠道封闭,因此他们创造了“隐藏的文本”,去争夺更大的社会空间。当然,“草泥马”们不能指望这一空间能自然而然地获得,也不能寄希望于被赐予。抗争的空间是在抗争过程中撑开的,表达的空间是在努力表达中获得的,这个过程本身至关重要。因此,从抗争目的和意义的角度来看,中国其实仍处在一个万马奔腾的“草泥马”时代。

面对强大而暴力的河蟹,弱小的草泥马们在念出自己的名字时发现了自身的力量。羊驼忧郁淳朴天然呆的面相,在亿万网民的传播下已经成为中文网络上抵抗专制审查的象征和虚拟发言人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草泥马

草泥马是现代汉语髒話“肏你妈/操你媽”的諧音,是中文互联网上著名的亚文化梗,最初於2009年初出现于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的帖子中,之后在網路聊天室、论坛和社交媒体中广为流传。在成为网络迷因并被具象化为虚拟动物后,其形象主要取自羊驼或駱馬,表情符号為「(· ェ ·)」、「(· Y ·)」和「(·´ェ`·)」。 包括「草泥马」在内的、名字出自諧音的动物,被中国大陆网民列入惡搞的「百度十大神兽」之內。2016年《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中,将「草泥马」和近似的「马勒戈壁」(粗口“妈了个逼”的谐音)等词列入38个不文明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