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第30行: | 第30行: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 | * [ |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 * [ |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 | </div> | ||
=== 参考资料 === | === 参考资料 === |
2023年10月21日 (六) 22:02的版本
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因商务部强势声明:“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坚决回击”,网友调侃:“我就是那个代价。”“代价”因而成为网络流行词。 在这里,它指民众为国家或政党的利益而付出的牺牲,往往出现在中国与别国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或是国家的某种局势、政策损害到民生或民众利益的时候。
这个道理,人民花了七十年时间才想明白。不久前,一个段子在中国社交媒体流传:晚上吃饭时,一个半生不熟的朋友跟我说,美国太不是东西了,跟我们打贸易战。”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赢贸易战”。我心想,你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你是那个”我们”吗?其实你就是那个”代价”[1]。
跟特朗普相比,习近平有足够的”代价”可以支付。习近平可以宣布”不惜一切代价”,而且可以让”代价”们(被牺牲利益的民众)欢欣鼓舞,而特朗普只能一再解释打赢战争的代价很小,还会补贴付出代价的美国农民。更不用说,反对党、媒体和公民一直没有停止批评总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