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网络审查”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34行: 第34行:
 
== [[网络审查机构和人物]] ==
 
== [[网络审查机构和人物]] ==
  
==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E4%B8%93%E9%A2%98%E6%96%87%E7%AB%A0%E5%88%97%E8%A1%A8#.E5.AE.A1.E6.9F.A5.E4.B8.8E.E5.AE.A3.E4.BC.A0_.EF.BC.88.E6.94.BF.E7.AD.96.EF.BC.89 网络审查的机制和方式] ==
+
== [[%E4%B8%93%E9%A2%98%E6%96%87%E7%AB%A0%E5%88%97%E8%A1%A8#.E5.AE.A1.E6.9F.A5.E4.B8.8E.E5.AE.A3.E4.BC.A0_.EF.BC.88.E6.94.BF.E7.AD.96.EF.BC.89|网络审查的机制和方式]] ==
  
 
== [[网络审查和抵抗大事记]] ==
 
== [[网络审查和抵抗大事记]] ==

2016年12月14日 (三) 19:51的版本

(1)

审查(Censorship)是精神,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暴力形式。

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符号的生产和流通已经成为控制生产、工作和消费的关键,谁控制了信息网络,谁就控制了社会权力。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1999年写道:“符号权力是建构现实的权力,是朝向建构认知秩序的权力。” [1]

专制社会的统治者垄断一切权力,包括符号权力在内,专制统治者对言论,示威,结社,宗教信仰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一律予以压制和剥夺。网络审查是政治集权专制对社会控制机制整体的一个部分,这种控制既是透过法律,行政规定,资源分配等传统权力关系的配置实行,也通过网络和信息传播技术使用,以及在精神和文化领域透过支配符号暴力的形式实现。

国家以强大的权力来塑造,影响民间社会,或者统治阶层以不成比例的资源来强势诱导,塑造,影响被统治者(弱势者)的信念和价值,想法,认知与偏好,使被统治者接受自己在既有权力秩序中的角色,从而尽可能地防止他们产生任何不满。也就是说,让弱者“同意”和顺从强者的支配,这也就是专制政权的合法性的生产过程。

(2)

中共以威权统治中国,对新闻,广播电视,出版,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全面施行审查制度,也掌控对中国历史,包括近,现代史的解释权,并以文字狱的方式阻吓民间对历史的记录和独立诠释。

一党专制的意识形态霸权, 核心是在被统治者的头脑中建立专制统治的合法性(正当性)。从国家的角度说,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影响,塑造被支配者的价值观,使他们同意顺从统治者的支配

这些,用中共自己的话,叫“意识形态工作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

中宣部网信办国家防火墙,就是这一类权力的源头部门。他们的使命, 是制造“党国一体”的国家认同,保护统治者的日常利益,用尽量小的成本维持统治秩序的稳定以及帮助政府政策,法令的实行。


(3)

统治者不仅仅掌握分配的物质资源,同时也控制着信息资本(资源),符号,文本,叙事,象征都是资本。信息管制,就是在这个精神-文化的层面行使暴力。网络审查就是统治者在网络空间的符号暴力形式,是中共一党专制“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

网络不仅是争夺经济资源和技术实力的领域, 而且还是争夺话语含义支配权的场所。从根本上讲, 网络审查是一种依赖语言和符号的社会及文化建构。尽管统治关系有时会以物质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更多的场合, 它则是与宣传轰炸(议程设置),“舆论导向”,“提法”(也就是“框架”)有关,连同各种政策,术语,出现频率所有这些构成了符号暴力和宰制关系。

在中国的网络上,由于宣传部的管制,结果是充满一些“间接涉及政治问题的公众语言, 也可以被看作是政治话语”, 譬如有关腐败房价医改工资环境污染等社会话题都可能包含着政治议题。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利益冲突也会表现为语言使用的冲突。话语本身被看作是行动的一部分,政府往往对网民的话语作出反应,例如透过删帖和设置敏感词过滤。

2010年以来,互联网已经被中共统治者称为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3]

网络审查机构和人物

网络审查的机制和方式

网络审查和抵抗大事记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